2017年11月4日至5日,财务处、国资办党总支全体党员同志,赴“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”--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干部学院参加红旗渠精神传承班学习,开展以“重温红旗渠故事,传承红旗渠精神”为主题的党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,亲身体验和感悟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。第一天首先是体验教学:走富民路,党员们体验了太行山的艰苦环境,感受到了山区人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的致富精神。随后大家参观了扁担精神纪念馆,通过参观纪念馆展出的各类珍贵照片、实物、实景,真实感受了70年来石板岩供销社干部职工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,凭借“艰苦创业、勤俭办社、一心为民、开拓创新”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,以肩膀挑起了连接党群、沟通城乡的重任,以脚板翻山越岭走出了一条服务三农的阳光大道,铸造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“扁担精神”。“艰苦创业、勤俭办社、一心为民、开拓创新”的“扁担精神”,其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“三农”服务的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,是为民务实清廉总要求的生动体现
第二天,党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、观看了《巍峨山碑——杨贵篇》,声情并茂的讲解、生动的图片、珍贵的实物、栩栩如生的雕像和感人肺腑的故事,让同志们真实地感受到上世纪60年代林州人民风餐露宿、自力更生、撼天动地、誓与太行比高低的恢宏场景与感人事迹。随后,党员们又实地考察了分水岭和“青年洞”等红旗渠著名的咽喉工程,实地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伟大,心灵感受到了深深地震撼。
一渠绕群山,精神动天下,长渠如歌,高山是碑。上世纪60年代,林州人民为改变千百年来缺水的天然困境,引山西漳河活水入林,十年磨一剑,修建了中国的水上长城、天下第一人工河——红旗渠。家国一体,最重要的是要心怀同一个梦想,有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。在共同信仰的引领下,林州党员干部和人民团结一心,砥砺奋进,经受了三年自然灾害的考验,在环境极其恶劣、条件十分欠缺的情况下,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,跨经两省,削平山头1250座,凿通隧道211个,架设渡槽152个,挖砌土石1515.82万立方米,投资6865.64万元,在沟壑纵横、悬崖绝壁叠生的太行山上修成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。“蓝天白云做棉被,大地荒草当绒毡。高山为我放岗哨,漳河流水催我眠”的作风孕育了流传至今的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,已然成为太行山下的一座不朽丰碑,激励着一代代党员干部努力思悟个人言行,做好本职工作,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奋斗一生。
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红旗渠畔拓荒者创业的火热激情照亮了每段平凡的岁月,激励着人们执着地守望精神家园,续航梦想,书写传奇。习近平同志曾指出: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,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,历久弥新,永远不会过时。
此次赴红旗渠参观学习,是财务处、国资办全体党员的一次特殊的组织生活。周泽兵书记强调,红旗渠工程充分反映了在党的领导下,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优越性,反映了当时党群关系的融洽,一切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的宗旨意识。希望大家好好学习,要求各支部进一步强化、提高认识。在回汉的高铁上,各支部开展了以畅谈参观红旗渠心得体会、进一步学习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支部组织生活。同志们纷纷表示,通过此次学习,重温了先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,感触颇深,受益匪浅,纷纷谈到“震撼”、“精神洗礼”、“催人泪下”、“继承发扬”等关键词,大家一致认为,红旗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,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,又反映出广大党员的信念和追求,是共产党人用使命和担当作出的战略抉择,对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,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。大家表示,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,艰苦奋斗,立岗争先,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工作水平,将精神落地,落实到日常细微工作之中,为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和立德树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